卫浴头条网讯早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初,秦占学会长就提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将发生不可逆的巨大变化。2019年6月,在中美贸易战升级时,秦会长提出构建“8”字形内外双循环的供应链体系,当外界没有压力时,积极主动开拓运营国外市场,把供应链做成一个大的内外结合的循环模式;当外界有较大压力,对我们经济行为产生遏制时,就只走内部环路,形成自己的内部循环。
今年4月1日,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后期,秦会长提出在建材与家居行业刻不容缓地开展“强力拉动内需、精准促进消费”相关活动,并由协会形成指导性文件向全行业发布,行业骨干企业积极响应,取得良好效果。今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将“扩大内需”提升为战略基点,并明确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今天,由协会家居建材市场委员会主办,在杭州召开的第18届全国典型市场经验交流活动上,秦占学会长首次公开发表题为《刻不容缓地激发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的演讲,全面而综合地论述这一观点,引起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反响强烈。
秦占学会长该篇文章首次公开演讲现场
该篇文章全文如下:
刻不容缓地激发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 秦占学
202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运行趋势主要表现在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严重衰退,再逐渐由负增长转正的过程。整体看,新冠疫情及防控措施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冲击超出预期,部分国家疫情控制进程仍较落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也较预期更为缓慢,全球生产和需求遭受全面冲击。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受住了考验,主要经济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长期向好、稳中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受制于海外疫情形势发展,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压力,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巨大挑战下,更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把目光聚焦到国内,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实施中央扩大内需战略,刻不容缓地激发内需,维护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一
境外疫情形势持续恶化,中国经济稳步复苏
目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一些国家确诊和死亡病例持续激增(见图表1)。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北京时间8月2日下午15时左右,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1800万例,达18026716例。累计死亡病例达688982例。这种呼吸道疾病在全球的蔓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场全球最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可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持续产生深刻影响。
图表1:截止2020-08-06,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国家TOP6与中国对比图
注:数据均来自各国官方通报和权威媒体报道,或存在一定延迟
累计确诊人数较多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和墨西哥等国家,而我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了疫情,当前疫情相对稳定。
从各国GDP方面来看,通过2019年世界各国GDP排名(见图表2),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印度、英国排前六名,中国早已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经济弱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其影响力越来越强。
图表2:2019年全球GDP前十排名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我国GDP为45661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1.6%。其中二季度,我国GDP为25011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2%,一季度为下降6.8%。上半年全国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运行先降后升、稳步复苏;经济增速实现由负转正,经济整体呈现快速回升态势。
而上半年中美两国的经济情况正好相反,美国经济一季度出现了0.3%的实际增长,在二季度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7月30日,美国宣布第二季度GDP下降32.9%,创历史最大降幅;美国季度GDP增速是一个环比概念,折算下来美国二季度GDP的同比降幅约为9.6%,超过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的影响,仅次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其他全球经济排名前列的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经济大国的二季度GDP增速下降也明显。
展望2020年全年,美国经济情况不容乐观,而中国经济却很有可能实现正增长。“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与美国的GDP差距将大幅缩小,也由此引发了西方国家在各方面对中国进行打压,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发展形势。
二
我国加快发展内需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大疫之后,必有大变。目前就全球而言,还在疫中就已大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我国围追堵截,挑动西方世界与我国从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军事全方位对立。在经济上发出“与中国脱钩”的鼓噪,世界的产业链与供应链发生巨变。我国加快内需的发展极为必要也极为急迫。
1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发展内需成为必然选择
近段时间,美国政府为了围堵打压中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诸如毫无事实根据的污名化、妖魔化中国,在涉港、涉疆等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毫无征兆情况下关闭我驻休斯顿总领事馆等等行为,企图把中国拖入新冷战。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甚至声称美国近半个世纪的对华接触“已经失败”,还呼吁西方国家一起组建阵营来对抗中国。由于趋同的政治目的或政治压力,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均与美国结为“盟友”,想要堵死中国的发展之路,让中国重新朝着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后退,国际产业链分工模式面临调整,本土化、区域化可能成为新趋势,发展内需成为当下的必然选择。
在这样中美关系不断恶化、国际局势十分复杂的形势下,需要我们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
夯实经济基础,发展内需成为重中之重
上面所述是外在的,发展内需对我国内在而讲,更是非常重要,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经济夯实基础,更具有韧性,更不易击垮。美国的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内部需求驱动的,美国的国内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之所长期维持经济霸主地位,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
2019年,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9%,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8%,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6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动力;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消费率高达80%—90%相比,我国消费的增长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说明内需特别是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进一步扩大消费、扩大内需,对于促进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对于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表明消费将步入一个升级的通道。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居民收入和消费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抑制,居民的商品和服务消费出现了多年以来没有的下降,但是线上消费和健康消费增长较快,新的消费产品和消费方式不断涌现,消费增长的势头依然明显。发展内需,不仅有助于居民消费的更快恢复,推动经济稳定增长,更能够满足居民消费不断升级的美好生活需要。
今年以来,中央政策层面多次强调发展内需的重要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政策的定调也是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这将有助于将消费潜力和投资需求潜力充分激发出来,不仅能够在短期有效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更能够为长期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
我国发展内需的可能性及对应措施
1
我国人口红利还在
人口数量是决定内需规模大小的首要因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14亿人口形成了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丰厚人才基础。可以这样分析,近14亿人每人一年多消费1000元,至少就是1.4万亿元,能带动GDP增长约1.4个百分点(以2019年中国GDP为基点)。庞大的人口基数赋予我国超大的市场规模优势,使我国具有规模庞大、供求多元、创新活跃、拉动力强的内需市场。
我国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据国家统计局内部测算,2017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4亿人,即中国典型的三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的,有4亿人,有1.4亿个家庭,这样的家庭有购车、购房、闲暇旅游的能力,又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代表,趋向于保守温和。这个阶层是支撑我国消费增长的主要群体,又是引领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创新的主要力量。
人口红利代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提升产品质量,都能够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使我国的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其对应措施为:
1) 扩大内需的各项助力政策
扩大内需必须靠政策助力。今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就是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释放消费需求。
疫情平稳后,各行各业复产复工,各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促进消费回稳,纷纷出台消费券政策。5月8日,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初步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190多亿元的消费券。预计未来全国消费券发放总额将达500亿元的规模,消费券作为促进国内消费恢复的短期政策工具,对扩大当地居民消费、促进市场活跃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但中长期应转为常规性的消费促进机制建设。
同时,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各项新模式,比如鼓励便利店、步行街、早市/夜市经济、地摊经济等的完善,探索2.5天周末等新形式。
2) 推动股市稳步上涨
股市上涨,也是拉动消费,进而拉动内需的一种手段,尤其是中国股民有1个亿左右,大部分属于中产阶级,是我国消费的主力军,股市上涨,能够提振信心,推动股民的消费支出意愿,进而拉动消费。
2020年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动作频频,伴随着3月1日新证券法的正式实施,再融资新规落地、股票大宗交易政策放宽、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即将落地施行等等政策红利,核心目的都是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以实际行动落实、推动证券市场稳步上涨。
2
我国各地域发展不均衡、不发达区域更易提高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上半年31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见图表3),上海、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4万,另有8省份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国平均线1.57万元,而甘肃、新疆、西藏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在万元以下,对比可见,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在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之间,使低收入群体居民收入翻番相对更容易,政府要及时发挥“看得见的手”作用,通过拉动不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手段作为重要抓手以发展内需。
图表3:2020年上半年31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做好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帮扶,激活潜力深厚的农村市场等手段,拉动消费需求。其对应措施为:
1) 建立更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因此,未来首先要紧抓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主要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各类重点区域,以及“一带一路”相关区域,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由发达区域引领不发达区域,努力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
2)扶贫攻坚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为突出的任务
要推进乡村振兴,充分挖掘农村消费需求。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农村公路交通、网络信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增加农村投资需求。打通消费品下乡渠道,适应当代农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专项活动,通过惠民补贴政策等激活农民消费潜力。
3
外国在我国市场中退出的空缺,也迎来又一机遇
今年以来,随着海外疫情的爆发与蔓延,叠加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弱、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作为全球供应链上重要的一环,我国进出口遭遇的挑战前所未有。尤其2019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特朗普“迫使”美国企业退出中国市场,以及疫情爆发以来,美国对我国发动的“新冷战”,外资离开中国,外贸进入困难,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同比下降3.2%。其中,出口7.71万亿元,下降3%;进口6.53万亿元,下降3.3%。这对我国企业来说,既是危险,也是一大机遇与责任。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当下,实现中国梦必须靠自己,中国企业才是中国梦的坚定拥趸,中国制造才是中国经济的不弯脊梁。具体对应措施为:
政策护航企业出口转内销
6月,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多地政府也出台系列措施,通过搭建内销渠道和平台,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开展内销相关培训等多方面精准对接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以华为为龙头的高新科技产业链为例,在国家越来越坚定明确的产业扶持下——借助所得税免两年减半三年、雄安低租金模式、科创板优先融资模式等优惠政策,中国高新科技产业链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机遇期。并且,以往我们总是用高水平的产品跟发达国家抢夺国际市场,这条路会越走越难,但用高水平的产品满足国内需求,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是一条康庄大道。
4
疫情衍生的新经济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全民宅在家,使得原本快节奏下被隐藏、被忽略的隐性需求凸显,释放出巨大的增量空间,进而衍生出多样的新经济。
一是,各种与“宅”相关的文化与活动兴起,“宅经济”即是指一切不用出住所就可以产生的消费。同时,线上消费领域在疫情期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更催热了生鲜电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娱乐等一批“宅经济”业态。数据显示,自疫情发生以来,生鲜电商、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行业整体热度环比增长100%以上,远程办公需求环比上涨600%以上。
二是,随着5G网络的逐渐完善,网红经济随之大火,网上销售、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直播带货重塑了网购的“人货场”,高效解决消费产业链供需痛点的同时,也成为传统电商、内容平台新的业绩增长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达9610亿,近万亿规模网红经济。为激发疫情衍生的新经济,促进消费升级,其对应措施为:
1) 新基建
2020年3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新基建还被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5G基建的建设与应用拓展,对应着巨大的消费需求。5G建成后可实现多场景结合,如超高清流媒体(视频、游戏、VR/AR等)、车联网或自动驾驶、网联无人机等,其商用将带动1.8万亿元的移动数据流量消费、2万亿的信息服务消费和4.3万亿元的终端消费,能够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2)培育新经济核心竞争力
各地政府通过配套政策支持,引导新经济合理健康发展。如上海出台了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成都发布了加快新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南京发布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计划等。
7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引导“宅经济”合理发展。通过做好“宅经济”规划引领、建立“宅经济”投入机制、培育“宅经济”人才队伍、完善“宅经济”配套设施、发展“宅经济”教育产业,共5大方面,鼓励健康发展“宅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激活消费市场,培育我国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四
激发建材家居行业内需的抓手
当前我国的建材家居市场,在整个大建材、大家居产业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材家居消费所能带动的上下游全链条消费容量可观,并对推动经济发展、支持城乡建设、吸纳劳动就业等各个关联领域,发挥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发展内需具体到我国的建材家居行业,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约有4亿人,占据着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位置,他们有着强烈的改善居住环境的欲望,发展家庭装修可将这种欲望转化为实际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抓手。并且家庭装修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可通过带动室内设计、装修施工、装饰装修材料、家具、家纺、家电、室内饰品、室内空气净化、室内水净化等产业链的需求,促进物流、安装、售后服务等供应链体系的完善与畅通。
发展家庭装修,还应聚焦于存量房产再装修。随着我国经济与房地产业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存量房时代”。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城镇住房存量约2.74亿套,对应存量面积约261亿平方米,存量巨大。我国第一批商品房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按10年~15年为一个住房翻新周期计算,目前市场上有大量老旧房屋已到翻新年限,伴随而来的是大量重新装修、翻新、局部调整需求。早在今年4月1日,我协会已面向行业发布《关于在建材与家居行业刻不容缓地开展“强力拉动内需、精准促进消费”相关活动的指导意见》,得到了全行业的积极响应。
从供给侧发展家装,在我会的推动下启动了设计师大赛、工匠大赛、短视频大赛等活动,把美好的体验带给消费者;然而从需求侧发展家装,我会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税收政策、发放装修补贴和消费券等一系列刺激政策,鼓励存量房(旧房)再装修,拉动内需。我会建议其对应措施为:
1) 降低公积金家装贷款利率
公积金家装贷款利率的降低,可有效促进存量房(旧房)再装修,减轻消费者装修负担,刺激家庭装修消费水平提升,释放受疫情影响被压抑的装修需求。
2) 发放专项家装补贴或“消费券”
可通过财政专项家装补贴,拉动电商平台、实体家居建材卖场促销优惠,进行三方联合,打造“真金白银”的优惠给予消费者,发挥线上线下联动补贴的优势,全面引领新需求,促进消费升级。
3) 鼓励存量房(旧房)交易,适当减免交易税费。
可由有关政府部门制定减免存量房(旧房)交易各项税款和交易费用的政策,降低交易成本,鼓励旧房买卖,从而拉动家庭装修的需求,促进家装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各项消费,为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4) 政策上保持股市增长预期
中等收入群体大多进入了证券市场,股市稳定增长预期,据调研,可极大激发吃、住、行的消费,而家庭装修成为重要选择。
未来,我会将继续践行“引领行业发展、协同治理社会、精准服务企业”的协会宗旨,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大力激发我国家庭装修市场需求,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